性骚扰加害者要求“还我清白” 民进党如何面对检验?
目前,民进党内性骚扰事件累积近十起,最新个案是一位女性导演揭穿前高雄市长陈菊的办公室主任洪智坤涉严重性骚扰。舆论注意到,加害者群体多为该党有必定势力的人物,或该党金主;出面指控者多数是内部普通工作人员,此前已尝试循内部管道申述,但“小虾米”的声音被吞没在“大鲨鱼”的官官相护之中。尤其讥讽的是,两起广受注视的案例,压抑、霸凌受害者的涉事主管,分离是民进党内号称最支撑性别平等的妇女部、青年部。
民进党中高层先前包庇加害者、甚至霸凌受害者,已理亏在前。对于加害者拟动用法律诉讼手腕,该党主席赖清德日前称“将严正面对,不同意用这样的方法面对性(别)平(等)事件”。但是,先前遭指控的薛姓、蔡姓当事人即便面对高层劝阻、党内青年群体抨击,并未撤回“将对控告者提告”的声明。
有媒体人注意到,6月1日赖清德首次面对相干问题时的反映是冷淡拒答。随同一系列事件酿成舆论风暴、民进党形象大为受创,他才改变姿势,发布站在受害者一方,支撑循合法管道保障个人权益。当下,该党内部如临大敌,无法断定还有多少因害怕权利而缄默的受害者会再走出来发声,负责性骚扰事件应对的民意代表无奈称“案件越来越多”“很难止血”。
台湾舆论注意到,民进党展开的危机处置伎俩之中,一个主要方向是把中国公民党、大众党拖下水,打“泥巴战”。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干事长林静仪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直说,加害者换到非民进党的人之后,好像舆论讨论的火就快熄灭了。
但这样的意图并未完整达成。一方面,性骚扰现象虽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但这一轮被曝光的事件,绝大多数集中在民进党内;另一方面,该党一贯高调宣传“性别平等”“社会正义”,但面对性骚扰丑闻,不少中高阶官员未禁止恶行,甚至与加害者形成共犯构造。把其他政党拖下泥潭,无法合理化该党长时间以来应对性骚扰事件的渎职、失能。
在距离2024年“二合一”选举仅有半年的时间点上,一般大众、支撑者的扫兴或厌恶将是民进党难以蒙受的重击。曾担负民进党公职的“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就示警,处置不妥,可能让该党流失相当数量的青年、女性及中产阶级选票。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者廖元豪撰文指,“性骚扰防治法”“性别工作平等法”等台湾现有法规明订,对于性骚扰事件的处置,不必定要(受害人)具体申述,只要知悉嫌疑,就必定要采用立即有效的改正及补救举措。如果(民进党)破绽更早补起、处置更积极严格,加害人不至猖獗如此。
而今性骚扰丑闻仍连续曝光,民进党难以束缚内部加害者,反致力于拖其他政党打“泥巴战”,已遭重创的政党形象显然还要持续向下沉溺,后续政治效应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