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小满见“新丝”

发布时间:2023-05-28 10:41:14来源:
  小满时节,蚕茧结成,瓜果渐熟,万物小得盈满。在传统农耕社会中,丝绸生产与小满节气紧密相连,农谚“小满动三车”中的一车即为缫丝车。旧时,江南地域是丝绸产业重镇,不仅孕育了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生产技艺,还衍生出轧蚕花、扫蚕花地等民俗运动。如今,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被列入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正焕发新活气。

  增强学术研讨,让蚕桑丝织技艺活起来。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创造和文化标识。如何以全球视野、多学科交叉手腕深刻揭示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联盟为平台,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浙江省台州市台绣刺绣博物馆等单位,以及杭罗、云锦、蜀锦、宋锦、壮锦等非遗传承人合作,让部分失传的传统技艺重现光荣。比如,在对历史文献、出土文物进行综合研讨的基本上,我馆团队受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保存的民间工艺启示,并在该馆支撑下胜利复原唐代五彩夹缬,使传统染色技艺灿然一新。中国丝绸博物馆还与多家单位协作,胜利复制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研讨汉代织造技艺奠定坚实基本。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丝绸相干研讨,为深刻发掘和运用丝绸资源、保护丝绸文化遗产供给了有力支持。

  创新文化展现,让蚕桑丝织技艺美起来。熠熠生辉的优美织物与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在系列展览中得到出色浮现。在包括蚕桑和织造两个厅的非遗馆内,“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资文化遗产展”等展览,以丰盛的实物和研讨结果串联起中国丝绸的时间故事,让观众可以深刻体悟绫罗绸缎中储藏的造物智慧与文化魅力。正在举行的“一曲新词:宋韵文化创新艺术作品邀请展”,聚焦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发明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巨匠、时装设计师等以丝为媒、以宋韵为文化内核展首创作。展览通过四季节令变更,串联起艺术新作,展示当代雅致生活。

  创新教导方法,让蚕桑丝织技艺传下去。在文化自负不断加强的当下,国风国潮正受到越来越多年青人的爱好,中国丝绸博物馆也自动面向年青一代,不断丰盛流传手腕,以多元化、品牌化方法实行公共教导项目。其中,与节气文化紧密联合的“蚕乡月令”系列运动,吸引30个省(区、市)的近500所学校参与,累计发放8万多份“蚕宝宝科普套装”,让孩子们在养蚕的进程中感受丝绸生产的巧妙。已持续举行6届的“国丝汉服节”则通过展览导览、专题讲座、汉服之夜等运动,吸引年青人普遍参与。特殊是今年的“国丝汉服节”以“佳节有时”为主题,通过对传统节令服饰的创新演绎,阐释文化之美。制造拼布袜靴、蚕茧耳饰、个性布艺等公益课程,丝织技艺现场展现、线上直播及相干研学运动,令不同年纪段受众都能在体验和交换中促进对蚕桑丝织技艺的认知。依托科技赋能,丝绸文化的流传方法日益多样,蚕桑丝织技艺悄悄回归民众视野。

  推动国际流传,让蚕桑丝织技艺走出去。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深耕丝路主题,面向国际开展系列文化交换运动。譬如,为配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举行“丝艺天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展”,向国内外嘉宾介绍丝绸文化。此外,系列境外展览栩栩如生浮现丝绸的来源、生产、流传等进程,展现中国非遗保护结果。今年,还将推出“五彩亚细亚:亚洲民族服饰展”等展览和运动,凸显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换互鉴,打开更多展现丝路文化的窗口。

  小满未满,万物可期。在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由一年一度的传统“小满戏”发展而来的盛泽丝绸旅游文化节系列运动正热烈举行;在浙江省蚕桑丝织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200余个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正在创建完美……在保护、传承、发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道路上,一颗颗“蚕茧”正在结成,等待未来,更多“新丝”成绮罗。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