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遏制耕地“非农化”须用硬措施
耕地保护乃“国之大者”。据测算,要稳定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和油糖菜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作物播种面积要达到25亿亩,以复种指数1.3计算,需要至少19亿亩耕地,而我国现有耕地为19.14亿亩。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不稳定耕地退耕、发展建设占用等因素,扩大播种面积增产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同时,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局部区域退化明显,基础地力较国外明显偏低,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单产则有较大空间。为此,亟需在守住耕地红线基础上,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地力提升两大部分。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2%,超过七成位于13个粮食主产省。据评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可增加10%到20%。在极端天气频发多发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显著减少,2010年至2021年的12年间,每3年平均受灾面积分别是4.7亿亩、3.9亿亩、3.3亿亩、2.6亿亩,高标准农田对抗灾减灾功不可没。
不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是建设任务重。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至少需新建5.46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时,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由于建成年份较早、投入不高、自然损毁等原因,已达不到旱涝保收要求,需逐步开展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先易后难实施,好建的地块都建了,剩下的多在丘陵山地,位置偏远、分布零碎、土壤瘠薄,是难啃的“硬骨头”。
另一方面是投入压力大。农田建设既属于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公益性强,一般以政府投入为主。虽然现在每年投入约上千亿元,但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投入80亿个工(相当于8000亿元)相比,现行投入严重不足。据测算,如今全国亩均建设成本约为3000元,山地丘陵地区建设成本则更高。但是,各级政府亩均实际投入仅占实际成本的一半,只有少数几个省能达到亩均3000元的水平,一些地区不得不“量米下锅、急用先建”。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绝非口号,农田建设利国利民也并非虚言,这些都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尤其要压实地方责任,以耕地保护为重点,以农田建设为依托,综合管控型和建设型举措,以长牙齿的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具体来说,一要科学推进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并重,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工程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优化区域布局,完善保障措施。二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创新投融资模式,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专项债券等,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三要完善建后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等市场化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