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更好发挥教育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02 14:33:37来源: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此,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加富裕和更加平衡,造就更大规模和更高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是“更加富裕”的重要先手棋

  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更加富裕,因此,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有生产力足够发达,财富足够涌现,收入水平足够高,“蛋糕”足够大,才谈得上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激发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活力,不断融入国际大循环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禀赋优势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做好。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决定创新的要素很多,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教育及其形成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创新无从谈起;没有教育的扩展而只有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奇迹是不可想象的。过去,我国依靠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禀赋优势得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其实劳动力资源丰富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体现在质量上。我国已建立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7.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近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近14年,拥有大学 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2亿人。

  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续写奇迹,使我国成为更加富裕的国家,从而为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此,教育应该更好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一是进一步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先手棋,增强教育自信,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二是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虽然我国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13年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仍有2年的差距。要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同时,使高等教育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要将创新理念更好融入其中。职业教育要增强对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高等教育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高等教育还面临如何优化专业结构的问题。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里学习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占比有所下降,这与新科技革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要加强理、工、农、医短缺人才的培养。四是进一步发挥教育在推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的作用。为此,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教育中心,在一些中心城市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教育高地。

  教育是“更加平衡”的重要推动力

  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更加平衡,因此,要把“蛋糕”切好分好。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然而,我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此,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增进平衡性,使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对此,教育可以更好发挥作用。

  一是使教育分配更加平等。对很多人来说,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最重要途径,对整个社会来说,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育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面临的是“好不好”的问题。因此,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并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平等的分配,增强教育投资的普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这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要为低收入者、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及其子女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通过教育促进代际流动,使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有梦想成真的希望。

  二是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跟传统教育相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而渗透到各个角落,这为不同地方的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这有利于低成本、短时间内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创造了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职业发展规划等选择教育教学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因此,要更好普及数字技术,加强终端和教学内容建设,创造平等的网上学习机会。

  三是使教育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更加协调。教育与技术之间是存在竞赛关系的,如果技术发展快,而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就会导致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力供不应求,从而提高教育收益率,扩大收入差距。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入分配状况不断恶化,社会撕裂加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加速,但教育发展滞后,教训十分深刻。我国当下正经历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步,这是一种技能偏好型的技术进步,对较高教育程度劳动力有旺盛的需求。因此,要作好规划,使教育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增强教育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协调性,实现技术进步、教育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四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教育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基础

  共同富裕的特点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比较大,因此,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对此,教育可以更好发挥作用。

  一是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我国已有4亿多人口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的30%左右。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也将明显扩大,达到8亿人左右。这意味着至少有4亿低收入人群要实现跃升,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比如,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致富的重要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他们的生产和经营在疫情防控期间普遍遭遇了冲击,我们要改善营商环境、减轻税费负担,为他们提供更多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稳定经营、持续增收。进城农民工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我们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进城,留得下来,不断发展。要适当提高基层一线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工资待遇,使他们进入并稳定在中等收入行列。但从根本和长远来看,还是要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使更多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壮大高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队伍,使他们学有专长、学有所用,从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是稳定中等收入群体并使更多中等收入群体进入高收入行列。一个人通过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种种原因,他可能会回落到低收入行列。未来最大的冲击可能来自新的技术进步对部分就业岗位的替代。不同于传统的技术进步,当下正在发生而且未来会得到更广泛运用的新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作的性质,不仅会替代部分低技能劳动者,还会替代部分中等技能劳动者,而中等技能劳动者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的这种“两极分化”在部分国家已经出现,并已危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应对工作性质变革和就业“两极分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人力资本投资。要改进教育,使教育更能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教育对未来的适应性。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在职者和老年人提供便捷学习机会,增强以变应变的能力,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性。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文化的重要塑造者

  共同富裕要有相应的文化。共同富裕的文化有助于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良好舆论环境,从而达成共识、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为共同富裕注入发展动力。对此,教育可以发挥更好作用。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作用的发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增强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认同,加深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加强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因此,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增强对勤劳创新致富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是加强公益慈善教育。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先富起来的高收入人群和有实力的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同时,要加强公益慈善教育,包括推动慈善学科建设,开设有关专业和课程,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一方面培养更多公益慈善领域的专业人才,壮大公益慈善事业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培育公益慈善文化,引导人们认识到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为、人人受益的善行,使公益慈善事业有更加肥沃的土壤。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