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历史探源】爱国侨领的归国路

发布时间:2023-04-29 13:38:33来源:
  在晋察冀纪念馆的“五一口号”展墙上,一张国民党元老冯玉祥在美国街头高声演讲的照片引人驻足。

  他站在高台上,一手叉腰,一手向着听众挥舞,气宇轩昂。自1946年9月来到美国,冯玉祥多次向当地华侨、民众发表演说,呼吁反蒋、支持和平解放。

  “五一口号”发表后,冯玉祥立刻启程回国,世界各地的爱国华侨也都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之路。他们中,有些人平安回到了祖国,也有人倒在了解放前夕。

  华侨为“革命之母”,对祖国的民主革命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传至海外,各国华侨无不欢呼。他们迅速以致电或通电等方式,响应“五一口号”,其拳拳爱国之心由此彰显。旅居海外的民主人士也以回国的实际行动,迎接新纪元的曙光。

  陈嘉庚

  陈嘉庚1874年10月出生于福建同安县集美镇,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华侨实业家。

  1948年3月28日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所谓“行宪国大”,这些倒行逆施激起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新的发展。陈嘉庚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伪“国大”后的局面。

  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后,陈嘉庚于5月4日主持召开新加坡华侨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南洋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拥护“五一口号”。

  1948年10月1日毛泽东复电陈嘉庚,请他转告各地侨胞民主团体及一切主张民主的侨胞,对他们来电赞助中共5月1日对时局主张表示“热心卓见,无任感佩”。

  为了表达诚恳之情,1948年底,中共中央准备委派可靠之人专程前往新加坡邀请陈嘉庚。

  对于中共的诚邀,1949年2月8日陈嘉庚复电感谢:“革命大功将告完成,曷胜兴奋,严寒过后,决回国敬贺。”

  5月5日,陈嘉庚与庄明理、王雨亭、张殊明等登上英国邮轮“加太基号”从新加坡启程赴港。

  5月28 日,陈嘉庚、庄明理、王雨亭、张殊明等一行10 余人,乘船从香港出发。沿途,他们通过收音机了解国内时局,为人民解放军取得的新胜利欢欣鼓舞。

  6月3日,陈嘉庚一行抵达天津大沽口,下船时受到热烈欢迎,并对各报记者发表了讲话。已就职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连贯受周恩来委托,专程到天津迎接。次日,陈嘉庚乘中共特派的专车到北平,受到林伯渠、李维汉、董必武、叶剑英及先期到达的李济深、沈钧儒、彭泽民、蔡廷锴、邵力子等民主人士和在北平的200多位华侨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中共中央对陈嘉庚这位“南侨硕望”表达了极高的礼遇。6月7日,周恩来到陈嘉庚下榻的北京饭店看望。随后,周恩来陪同陈嘉庚前往香山别墅拜会毛泽东,并共进晚餐。

  经过各方诚邀,陈嘉庚盛情难却,终于答应参加新政协,并积极参与到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之中。陈嘉庚是中国侨界的一面旗帜。他的行动,对于扩大新政协乃至新中国在海内外的影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1868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是美洲华侨社会著名的传奇人物。1884 年他加入洪门致公堂,后任致公堂总监督和安良堂总理数十年,负责华侨社团工作。1905年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

  司徒美堂对祖国一片赤诚,对人豪放侠义,在华侨中很有影响。抗战爆发后,已经七旬高龄的司徒美堂不顾年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发动美洲华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

  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后,司徒美堂于8月12号在香港的建国酒店召开记者招待会,向中央社、《华商报》、《大公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星岛日报》等十余家报社记者发表国是主张。招待会后,司徒美堂分别拜访了李济深、蔡廷锴、陈其瑗、陈其尤等人,交换意见。司徒美堂准备10月赴美。他让秘书司徒丙鹤起草一份《司徒美堂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的声明》,嘱咐在他到了美国之后发表。

  10月23日,司徒美堂又让秘书起草《上毛主席致敬书》,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还专门在《上毛主席致敬书》上郑重严肃地签字盖章,敬托香港分局代为转呈,并表示新政协何时召开,接到电话,即回国参加。

  司徒美堂10月26日乘飞机返回美国。30日抵达纽约的当日,他嘱咐秘书将起草的拥护新政协的声明在香港各报刊上刊登。

  《上毛泽东致敬书》由于战时交通阻隔,转送费时,毛泽东两个多月后才收到。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在复电中真挚邀请司徒美堂“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司徒美堂是比较晚北上的著名民主人士。相对陈嘉庚屡遭威胁来说,司徒美堂的回归遇到了一些直接干扰。司徒美堂在美国接到毛泽东的邀请后,决定择机动身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当时已定居美国的孔祥熙闻讯后亲自登门劝阻。司徒美堂这样回答孔祥熙:“忠诚爱国、义气团结、侠义锄奸乃我洪门精神。现今举国民主进步团体及代表汇聚北平,与中共共商建国大计,如此国家大事,我洪门焉有逃避不参与之道理?”他决意归国,也得到当地华侨的拥护。

  作为“洪门大佬”,司徒美堂斗争经验太丰富了,一旦决定回国,事不宜迟立刻行动。他晚饭后散步到了《美洲华侨时报》社长兼总编辑唐明照家里。少顷,从唐府出来了一辆车,车里坐着两个人,一看装束应该是司徒美堂和唐明照,特务马上就跟上了;过了一会儿,同样的一辆车又从唐府开了出来。就这样,经过两三次以后,调虎离山计成功了。外边跟的特务全部调走,唐明照才把司徒美堂送到回国飞机上。

  1949年8月28日,司徒美堂与秘书司徒丙鹤等人在香港登上太古轮船公司的“岳阳轮”。六天后司徒美堂一行安全抵达天津塘沽港口。9月4日,司徒美堂乘火车从天津到达北平,周恩来等到车站迎接。

  在北平,毛泽东邀请司徒美堂到双清别墅,留下了一段“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的佳话。

  由于司徒美堂年过八旬,身体病弱,毛泽东专门安排人用担架抬老人上山。没有现成的担架,就用毛泽东用过的一把藤椅在两边绑上木棍。制成“轿子”。毛泽东再三叮嘱抬担架的年轻人:你们四个人抬时,一定要轻轻抬起来,后要齐,不让担见动。

  司徒美堂乘着平生最“特别”的轿子走进双清别墅。他深为感动地说:“原来对共产党了解不多,以为来北平是给共产党“抬轿子”捧共产党上台的。没想到,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民主协商的精神对我教育很深。”

  毛泽东听后诚恳地说:“我们今后要长期一直共事,我们大家既是坐轿者,又都是抬轿者。每一个爱国的志士仁人,都可以自己的特长,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有职有权。”

  冯玉祥

  在民主建国的进程中,有很多民主人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倒在了新政协召开的前夕。

  “五一口号”发布后,冯玉祥将军于1948年7月30日、31日先后发表《告别留美侨胞书》和《告别美国人士书》,携全家登上苏联“胜利号”邮轮,准备经苏联转道回国。船行一月,在黑海航行途中,突然失火,由于抢救不及,冯玉祥于1948年9月1日不幸遇难,牺牲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终年66岁。毛泽东、朱德专电冯玉祥将军的家属表示痛悼,称誉冯将军“置身民主,功在国家”。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