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理人让创新与产业“双向奔赴”
第二届中国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 于4月26日至28日在合肥举行,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的宗旨是让创新赋能产业,让产业拥抱创新。这场“双向奔赴”,离不开会场活跃着的一批像陈金计一样的技术经理人,他们一头连着市场和产业,一头连着科研院所,为“沉睡”的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机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场”加速走向“应用场”,人们常常称他们为“科技红娘”。
为科学家和企业“做媒”,技术经理人是衔接科技链和产业链的桥梁。近日,陈金计“做媒”的一个碳化硅项目有意愿在合肥落地。陈金计说,安徽正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拥有核心技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杨森是西安晟光硅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来到安徽参加科交会,在技术经理人的帮助下,他看到了安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的体系性工作,打算在合肥落地分公司。
“技术经理人在科研成果转化中非常关键。”杨森说,术业有专攻,科研人员大多埋头科研对市场需求并不掌握,技术经理人可以打通技术与市场,在摸清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成果有效产业化、市场化。
在科交会上,安徽的一群技术经理人对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进入了他们的预转化清单。“我们努力搭起科技成果和市场的桥梁,让高校成果能留尽留、能转尽转、能用尽用。”陈金计说,在科交会剩下的几天里,他将努力与来参加展会的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对接,交流项目转化情况,推介安徽省的创新创业政策,招引项目成果来安徽落地转化。
邹振宇也是一名技术经理人。为了能够把这份工作做好,邹振宇下了不少“功夫”,接受了包括知识产权、交易流程、法律法规、成果评价等多项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个工作不简单,要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懂市场、懂管理。”他说,如今技术经理人有晋升标准,将不同层次人才给予不同定义,技术经理人更有动力,越来越完善的培养体系,也推动了这个群体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为技术经理人培育平台,安徽创新馆正在依托全省创新资源,助力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据安徽创新馆服务中心副主任耿纪平介绍,截至目前,安徽创新馆已经培养了约1400名技术经理人,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研发型企业、科技中介组织等。
耿纪平说,技术经理人解决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果定价难”等问题,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