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2-10-16 10:34:22来源:
紧贴城市发展脉搏,构筑“强磁场”凝聚精气神

  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全覆盖

  “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五个新城”文明实践群多点开花

  -本报记者 王宛艺

 

 

  不久前苏州河水上航线开通,黄浦江、苏州河沿岸,首批95后、00后志愿者“小水滴”陆续上岗,开展江河文化解说、滨水空间治理、生态环保守护等志愿服务;沿途岸线的“望江驿”“水岸汇”“苏河水岸驿站”等文明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紧贴城市发展脉搏,今年全市精神文明战线打造“一圈一带一群”,即“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五个新城”文明实践群,以此为抓手构建文明实践综合体,将文明实践与百姓民生、公共服务深度对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人民城市建设的发展同频共振。

  从试点破题、深入解题,到全面答题,2019年底上海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围绕“学习宣传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创新开展文明创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6.9万场,培育品牌项目2416个,形成了阵地网络全域覆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特色品牌交相辉映、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双向融合提升的“上海模式”。

  构建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

  日前,“新思汇”第三季开讲。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华富居民区原党总支书记张华站在她熟悉的“邻里汇”讲台,分享大伙儿身边事:党建引领,经多方努力,社区华丽转身,“三旧”变“三新”。

  作为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品牌项目,“新思汇”是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居民区周边的“小客厅”就是“沉浸教室”——在武康路老房子艺术中心品读衡复历史风貌区的文化底蕴;在西岸水岸邻里汇,青年主讲人以身边实践激发市民投身社区建设。该项目整合了千余名志愿者,组建起23支“新思汇理论宣讲轻骑兵”,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还“触网上线”。

  放眼上海,党员干部讲政策形势、专家学者讲学理道理、老百姓讲身边人身边事、文化志愿者说唱新生活表演新风尚,队伍不断组建,足迹遍布大街小巷。“我们正探索与超大城市发展要求和市民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理论传播路径。”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俞伟这样注解。

  去年,成立首批由12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上海市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组建首批覆盖47所高校的65支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同时,推动“众鑫有话”市委老干部讲师团、大学生理论宣讲队等1500多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入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宣讲超过6.7万场。还演绎出文艺党课、经典诵读、人文行走等新形式,譬如浦东新区推出文明实践特色线路,打造途经中共一大纪念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的“党史学习巴士”;静安区围绕纪念中共二大召开和首部党章诞生100周年主题,举办讲述十年伟大成就、百位初心守护人、千名骨干志愿者、服务万名群众的“十百千万文明实践行”活动;黄浦区培育“十个有”文明实践项目、虹口区发挥“文化三地”品牌优势,将红色场馆打造成为“主题教室”,把红色故事作为“活页教材”,让专家学者、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等成为“特聘教师”。

  织密服务群众“精细网”

  上海图书馆东馆日前对外开放,志愿服务队整装待发,《少年日报》的小记者团组成的“小小采访团”“小馆员”服务团队已经就位,“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也在同步建立中。

  放眼全市,3.9万项市级资源进入文明实践阵地,渗透进民心工程中,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8月底,随着乐山六七村的第35台电梯完成签约,徐家汇街道首个老房加梯“大满贯”小区诞生。此前加梯也一度面临“卡壳”,但党员干部们与“幸福乐加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站了出来,提供政策宣讲、资源对接等服务,最终达成了共识。

  上海发挥在全国领先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优势,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志愿服务站点承接落地”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运行体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双向融合提升。市宣传系统与崇明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行”结对共建活动超过百场;金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等合作,通过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方式普及高雅艺术。

  双融合模式也助力上海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今年3至5月,上海引导发动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测温验码、秩序引导、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日均上岗志愿者约50万人次,累计服务超过5370万小时。

  文明实践触及城市大街小巷

  上海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级阵地全覆盖。眼下,“一圈一带一群”多点开花。

  “15分钟文明实践圈”,探索基层多中心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推动一大批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扎根社区,助力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譬如杨浦区打响“睦邻家园”品牌,以“微治理”为抓手,在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基础上,提出了微公益、微公约、微课堂,强化基层治理力的穿透与内涵;长宁区在建设“个十百”三级阵地的基础上,拓展创建千个文明实践示范楼组(宇)和万户文明实践示范家庭,织密“个十百千万”精细化服务网络,构筑“零距离”服务圈、“家门口”风景线;宝山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标准化建设一批集村民议事会、读书会等于一体的文明实践示范站,树起乡风文明标杆。

  “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上,“人人屋”“滨江客厅”等突破场域提供服务;普陀区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一批“小湾豆”文明实践志愿者在1690米的步道上共筑“半马苏河”生活秀带。全市226支志愿服务团队打响“志愿者讲水岸故事”等特色品牌。

  “五个新城”文明实践群,联动园区、社区、校区、景区,布局了一批文明实践新空间,整合新城多元资源,创新一批文明实践新空间、新项目。譬如奉贤区“上海之鱼贤美小驿”打造景区、产业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层;嘉定区吸纳属地及周边地区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构建“一嘉人”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体;青浦区组成“惠江南”文明实践宣讲团,让新城建设者在讲述自己故事中增强归属认同;松江区将触角延伸到“长三角科创走廊文明实践示范带”;南汇新城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嵌入企业、商区、社区,开展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

  三级阵地全覆盖

  截至今年9月全面完成16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1个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6014个村(居)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

  文明实践活动

  开展“六个我践行”文明实践活动16.9万场 培育品牌项目2416个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