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胡鑫宇事件带来的教育启示:青少年抑郁不可忽视,要打破孩子不良情绪生长的温床

发布时间:2023-02-03 22:35:58来源:

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会上通报,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已情绪、想法的习惯。2022 年 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等睡眠问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内疚自责、痛苦无力无助无望感、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胡鑫宇事件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调查显示:

24.6%的青少年抑郁

一个正值花季的男孩就这样选择离开,着实令人痛惜。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无疑是酿成这一悲剧的始作俑者。

在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的《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显示,10余年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一致。

群组间差异与十余年前基本一致,女生抑郁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女生有抑郁倾向的比例为18.9%,高出男生3.1个百分点,重度抑郁的比例为9%,高出男生3.2个百分点。

非独生子女青少年有抑郁倾向的比例为17.3%,与独生子女相当,重度抑郁的比例为7.7%,高出独生子女1.4个百分点。

此外,抑郁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对抑郁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的平均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抑郁在青少年群体中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关注征兆:

尽早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宗春山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在心理上、生理上都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心理上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封闭,如胡鑫宇一样,几乎不与人来往、不与人交流,他们内心没有安全感、潜藏很多秘密,甚至包括对死亡的思考和计划。此外,在生理上,他们会出现厌食、失眠以及一些比较反常的举动,比如写日记、烧东西。另外,还有些孩子会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厌世情绪,说活着没意思等等。

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双向需求,一方面他们特别渴望与社会交往、结交朋友,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又潜藏很多秘密。如果是外向的孩子可能会主动与人交往,而内向的孩子则更容易将秘密潜藏在心里,遇到苦闷后不易暴露,更难以获得支持,因此需要更加关注性格内向的孩子。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程忠智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危机可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一般心理需求事件,比如青春期学生的逆反,遇到升学、考试、分班、评比这种情境变化可能会引起焦虑紧张或抑郁情绪。实践中,一般心理事件大多学生都能平稳解决,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危机。例如,按照江西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的情况介绍,胡鑫宇同学就是刚刚升入高中不久,对环境不适应,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心理支持、干预而抑郁情绪加重。

第二种是出现抑郁情绪或抑郁状态,比如学生可能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比如亲人离世、被欺凌、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受到身体伤害等等。学生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后,情绪低落、认知变迟缓、失眠或早醒、对学习生活缺乏兴趣等症状,超过半个月还不能自行缓解,就逐渐发展成抑郁状态或抑郁症。

第三种则是紧急心理危机,其表现就是学生发出了想要自杀的信号,比如谈论自杀、讨论过自杀方法;或者在信件中流露死亡情绪、突然送礼物、赔礼道歉、说告别的话等等,这都是一些明显的自杀前信号。需要引起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

第四种是严重的危机事件,指已经出现自杀或未遂的情况。

家长:

给孩子制造释放情绪机会

宗春山介绍,导致青少年自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心理健康普及,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把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养,“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工具”。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发育非常快,这一方面会促进他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其容易冲动。

对此,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制造一些情绪释放的机会,比如一些刺激性的体育运动、包容他与父母的合理吵架、允许他做自己喜欢的事等等。要给孩子释放的出口去证明自己,而不是只有学习,否则一旦学习出现问题,孩子就无路可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提醒学习好的孩子,他们没有失败过因此反而更脆弱,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亮黄灯”了。

自杀一般有家族遗传史,家长如果发现家族有类似情况,就要对孩子多加关注。此外,就是要加强陪伴的质量,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这种陪伴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在一起,而是要耐心倾听孩子、与孩子交流。不是孩子说一句,家长评价一句“没什么”,这就是“看不见”孩子心里的痛苦。

青少年自身:

多种方式进行心理调适

1.抚慰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不确定性本身并没有那么让人困扰,反而是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让我们迷失自我。如果事情让你感觉很不安,可以通过图画、写作或是和好朋友聊天的方式,把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

2.灵活应对未知的挑战。在面临困难时,相信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找到一个方法去做,如果有效就继续,无效就换个方法。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困难有哪些,尝试制定应对疫情的计划A,当然也要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计划B或计划C。

3.关注可控的部分。不妨尝试着停下来,去思考5个问题: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快乐?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感激?今天有什么事情值得我自豪?生命中有谁爱我?我更爱谁?生命中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努力追求?当人们停下来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越能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拉开距离,看到周边的助力,找到生活中确定而微小的幸福。

专家强调:

打破孩子不良情绪生长的温床

对于胡鑫宇事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也密切关注着,当通报到胡鑫宇“缺少情绪宣泄渠道,有明确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时,他表示,其实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并不远,当孩子“不乖”了,把心“封”起来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引起重视,主动及时就医。

袁勇贵说,有些父母陪伴缺失,将孩子丢给老年人带;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让孩子长期活在巨大压力中,总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有些家长对孩子完全贬低……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不良情绪生长的温床。在不经意间,“心灵的感冒”——抑郁症就找上门了。还有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发生任何事情,家长都帮着孩子处理好,孩子不需要操心,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抑郁的情绪。

孩子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家长应该怎么样帮助孩子去调节这种情绪和心理呢?袁勇贵建议,第一,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总是去比较,特别是自尊心强的孩子,或者说成绩好的孩子,不能给他更大压力。“我们经常讲要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了一点就行了,总是“比较”会比出问题来。”

第二,要放松,孩子要有学习的时间,也应该有玩的时间,很多家长一看到小孩玩马上就骂,就会让孩子非常反感,容易造成更多的压力。

第三,要运动,就说你再忙,运动本身可以改善情绪,释放压力,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运动时间。

第四,生活要规律,不能每天作业都写到半夜,要给孩子休息时间,帮助他提高效率。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欲下降、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等表现,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持续存在两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郁症的可能,及早找专业的医生问诊。

要警惕抑郁症的认知症状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比如:记忆力下降:记不住事;注意力下降:上课时总是走神;执行功能受损:犹豫不决、难做决定;精神运动速度减慢:反应慢,总是跟不上别人的思路;另外,还有不少人会莫名其妙地表现出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头疼、经常拉肚子等,这样的抑郁症通常很难发现,患者一般不会到心理科就诊,跑到其他科室又查不出原因,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这些青少年的身体或不当行为状态,在很多家长、老师眼中,很容易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但对于心理精神科医生来说,这些恰恰是青少年抑郁情绪或疾病的表现,需要得到专业的治疗与支持。

综编: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教育圆桌、腾讯新闻、网易、现代快报等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